在眠月線,遇見耶穌光!

20201017_194938.jpg    1091007-2嘉義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眠月線(340)阿里山新站-沼平-十字分道-塔山-眠月-石猴=達摩石.jpg

    阿里山是國內知名的景點,以前是太陽當道,大家去祝山看日出,現在是月亮獨嬌,大家去沼平走眠月,在防疫期間步道行儼然成為最健康的熱門活動了。

    眠月線以沼平車站為起點,經過十字分道、塔山站、眠月站到石猴站,一段蜿蜒在海拔二千公尺以上,全長9.26公里的火車路線,先前因為921地震毀損而停駛,修復之後,又因為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第一號明隧道,而再度停駛。

    我們從沼平下車後,先繞路到大塔山步道天橋,時間是10點25分,再沿著鐵道往前走。

    不久,進入第一號明隧道,在大崩壁前停下來,崩塌的峭壁長約二十公尺,雖然已經釘有鐵鍊、拉繩和鐵蹬,還是相當危險。

    大家先把東西都收好,避免在攀爬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傷害,完成了,就排成一行縱隊,因為兩邊往來只能單行,所以,要先等對岸的旅客爬過來。

    當領隊說:「可以下來了!」我才用戴著手套的雙手拉住鐵鍊和繩索,腳踩在鐵蹬上,一步一步以倒退的方式,下到崩塌的凹縫處,再沿著山壁,往上爬,安全抵達對岸後,抬頭一看,隧道上還有許多崩坍的落石用粗鐵網兜住,最好不要在這裡逗留。

    接著進入最長的第2號隧道,裡面黑暗、潮濕而泥濘,我戴上頭燈,小心翼翼地爬上土石堆,經過狹隘的通道,我們互相提醒不要撞到頭上的壁頂,也要注意落石和鬆動的石塊。

    11點49分到達位於4.2km已經毀壞的塔山車站,之後,是一連串的橋樑與隧道相間隔,例如其中的第7號隧道,是以直接挖掘的方式挖鑿出來的,是典型的五邊形木構隧道之一,也是世界隧道的珍寶。

    而第5號到第10號隧道間,是台灣一葉蘭的保留區,所以,走眠月線必須先上網登錄申請。

    還有一座又一座懸空的棧木橋樑架設在兩山之間,尤其以第22號橋樑的橋柱最為高聳,站在橋前,橋樑延伸在山林花草之間是美,橋樑轉彎的弧度更美,走在橋上,俯瞰底下山凹間的樹林溝壑是美,仰望遠處山巔上的藍天白雲是美,走過了橋,回頭再看一眼,真的好美!

    這段路程,沿途盡是綠草雜生,野花盛開,林木高聳,枝葉婆娑,蟲鳴鳥叫,置身在層次豐富的色彩裡,呼吸著新鮮芬芳的空氣,偶爾一陣山風徐徐吹來,在耳畔勾起涼涼的秋意,偶爾一陣濃霧悄悄襲來,幾乎看不見前面的路,不久陽光又恣意在林間灑落優美的光影,令人屏息讚嘆!

    轉過山彎,位於6.7km的眠月車站到了,它靜靜安眠在荒煙漫草之間,只剩下長滿青苔又烏黑發霉、沒窗沒門的小房子。

    經過8公里處後,循著草比人高的小徑前進,前方有一塊小台地,聚集了十幾個年輕人,非常熱鬧,而台地下一扇陡峭的斜坡上,茂密的林木高入雲端,越往高空,交纏的枝葉越是紛亂,在濃霧中,使得林間陰暗不明,難怪被稱為黑暗森林。一會兒,陽光露臉了,帶著勝利的微笑在枝葉間閃耀!

    經過24座橋樑與12座隧道,抵達了石猴遊憩區,拐過山角,在汗水淋漓的眼縫中看見石猴車站的站牌,真是超級開心啊!

    石猴車站因為921大地震而損毀,連旁邊高十幾公尺,形狀酷似蹲伏的猴子,被稱為眠月石猴或「達摩岩」的巨石,也崩裂損毀了。

    車站殘留一小段有破爛簷頂的月台,站體只剩下幾根木柱支撐著三角形的屋頂,幾塊崩塌的牆片,裡面仍有候車的長木椅,因為還是可以遮雨,就成了我們休息的貴賓廳,也是健行露營者搭營的最佳地點。

    回程時,天候時陰時晴,到了第22號橋樑,橋身又延伸在濃霧之中,走上橋,往前看不到底,往下也看不到底,像仙境般美麗,也像絕境般顫驚,過了橋,回頭站在橋畔拍照,一股「走過來了」的喜悅油然而生,就像生命中所遭遇的許多試煉一樣,走過來了,就越發的安穩與感恩!

    也在霧茫茫中經過險峻的大崩壁,就在我們走進茂密陰暗的森林時,突然,太陽出來了,它的周圍環繞著七彩的燦爛光暈,由於陽光受到樹幹與枝葉的遮蔽,而從林間高處的縫隙間,以圓形的輻射,迸照出一道一道的白色光芒,又隨著枝葉的搖動,呈現出萬丈光芒的耀動,夥伴對我驚叫說:「你看!耶穌光!」

    我興奮地一邊追著耶穌光跑,一邊按下快門捕捉瞬息萬變的耶穌光。

    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段經文:「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 1:78-79)耶穌的光,此刻,正照亮行在黑森林中的我,耶穌的光,也曾經在我人生的低谷時,照亮行在死蔭裡的我,把我的腳引到渴慕祂的真光,經歷祂真實的與隨時保守的平安路上!

    在眠月線,遇見耶穌光,極其美麗!

    之後,仍有斑駁的光影在樹林間穿梭跳躍,我在印象派的畫布裡,愜意地行走。

 下午3點56分回到大塔山的步道天橋,共走了5小時31分鐘。

    我依依告別了眠月,也期待明天的日出。

 

簡約版 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第4290期 2021-01-02

基督教論壇報https://www.ct.org.tw/1375940

 

實走行程

        經驗豐富的主揪安排了阿里山四日遊,行程包括豐山的石盤谷步道、奮起湖大凍山的霹靂山步道、石棹步道群(霧之道-茶之道-雲之道-霞之道-櫻之道)、二延平步道等,最主要的則是第二天的眠月線步道。

--我們開車抵達阿里山遊客中心的停車場,再到對面的阿里山新站搭沼平線的火車,臉朝火車前進的方向,坐第一節車廂左側的位置,可以從窗口回頭看到一點點火車過彎時的車身。

20201017_173817.jpg   20201017_175003.jpg

20201017_175224.jpg   20201017_175331.jpg

--6分鐘就到達沼平車站了,車站的構造有三條股道,岸式的月台一座,車站裡設有簡單的售票窗口、候車椅子,地下樓層有乾淨的廁所。

        而眠月線就從沼平車站開始,經過十字分道、塔山站、眠月站到石猴站,這段蜿蜒在海拔二千公尺以上,全長9.26公里的火車路線,先前因為921地震毀損而停駛,修復之後,又因為2009年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重創第一號明隧道,而再度停駛。

 

「眠月」這個浪漫唯美的名字是日本人河合博士取的,他在1906年到石鼓盤溪考察林木,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四周包圍著參天古木的大石頭上睡覺,仰望一輪明月緩緩爬上山頭,他充滿讚嘆。1919年他再度來到阿里山,又到當年夜宿的地方,可是古木已經砍伐殆盡,四周一片荒涼,他看著來回不停的蒸汽火車,載送著一列列的巨木下山,覺得很感傷,懷念當年眠於月下的情景,就將這地稱為眠月,後來流傳下來,變成正式的地名。

(參閱:阿里山森林鐵路紀行,洪致文著,時報文化出版。)

阿里山林鐵支線~眠月線http://alishan.cyc.edu.tw/1996/alishan/html/als-5-17.htm

20201017_175929.jpg

--下車後,經阿里山閣大飯店,沿著鐵路的圍欄走約五十公尺,設立有禁止行人走鐵道的告示牌。

20201017_180814.jpg

 

--所以必須繞路,先向左走階梯往下。

--經過人字形的樹根,它沒有上截枝幹。

20201017_190706.jpg

--遇岔路口,設立有遊覽圖,但是沒有明確的指標,在這裡往左,下到姊妹潭,往右,上到大塔山步道天橋。

    我們卻誤往左走,經過姊妹潭,又繼續往左往下走,發現不對後,氣喘吁吁地重回到岔路口。

    再往右向上爬到大塔山步道天橋,回到已經停駛的鐵道,時間是1025分。

    我踩著枕木按著間隔走,走起來很順腳,可是枕木間的距離時大時小,腳步的節奏感因此被打亂了,加上枕木上有許多尖銳粗糙的石塊,很容易拐到腳,因此,當我想要走快一點,或是想要走起來軟一點時,就走鐵軌旁的泥土路,也建議想來健行的朋友要帶登山杖並穿上合適的鞋子。

20201017_190858.jpg   20201017_191808.jpg

 

--到了鐵道2.9Km的地方,是祝山線與眠月線的十字分道,是個無人站,車站的構造有鐵皮和木造的站房各一個。要往左繼續走眠月線。

20201017_192450.jpg

--到了鐵道封閉的地方,不要往右邊的平台去,那是往大塔山的登山口,要繼續走眠月線。

20201017_193024.jpg   20201017_193618.jpg

--不久,進入第一號隧道,就是在八八水災時受到重創的明隧道。如果天晴,這裡的視野非常遼闊,可惜現在霧氣瀰漫,只看到白茫茫一片,看不到懸崖有多深,當大家忙著拍照時,我卻有一點擔心,萬一下雨,大家說不走了,那就無功而返啦!

--第一號明隧道 大崩壁

    我走到大崩壁前停下來,等大家,這段崩塌最嚴重的懸崖峭壁長約二十公尺,雖然已經釘有鐵鍊、拉繩和鐵蹬,還是相當危險。

    領隊先教我們整裝,收起登山杖套入後背包的套索中,把背包側袋的水壺和眼鏡等物品都放進背包裡,避免在攀爬中被勾住或被刮壞,或被碰撞掉落,或被大風吹飛,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傷害,完成了,就排成一行縱隊。

    由於兩邊往來只能單行,所以,要先耐心等候對岸的旅客一個一個爬過來。

    之後,一位領隊帶著攝影的夥伴先下去,等她安全抵達對岸,領隊站在上坡的轉折處,接著另一位領隊再下去,站在下坡的轉折處,他說:「好了,可以下來!」我才用戴著手套的雙手拉住鐵鍊和繩索,腳踩在鐵蹬上,一步一步以倒退的方式,下到崩塌的凹縫處,再沿著山壁,往上爬,安全抵達對岸後,我也幫忙照相,直到夥伴們都順利爬過來,而這邊等著要過去的旅客也漸漸多了。

20201017_194808.jpg   20201017_194938.jpg

--從大崩壁過來,有一座標示「第7號橋樑 2370公尺」的立牌靠在隧道的牆邊,抬頭一看,隧道上還有許多崩坍的落石用粗鐵網兜住,所以最好不要在這裡逗留,應該盡快往前走。

20201017_195049.jpg   20201017_195624.jpg

 

--接著進入最長的第2號隧道,裡面黑暗、潮濕而泥濘,我戴上頭燈,其間有一段崩塌的地方,我們一個接一個小心翼翼爬上土石堆,經過狹隘的通道,互相提醒不要撞到頭上的壁頂,還要注意落石和鬆動的石塊,避免受傷或跌倒。

20201017_200258.jpg   20201017_200947.jpg

20201017_201028.jpg   20201017_201239.jpg

20201017_201351.jpg

-- 4.2km,塔山車站,11點49分到達。從阿里山(沼平)起到這裡4.2km ,幾乎完成一半的眠月線了,原先車站的構造有二條股道,岸式月台一座,在921大地震時損壞,只剩下一小段的月台,還有被土覆蓋的分岔鐵軌。

    夥伴們坐在這裡吃便當,旁邊有一塊小空地,有部落客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紮營處。

    我沒有停宕,往右線繼續走,邊走邊吃自備的烤地瓜和葡萄乾。

20201017_203941.jpg

--之後,是一連串的橋樑與隧道相間隔。

--3號隧道,長54公尺,海拔2344公尺。回程過了隧道,可以爬到隧道上拍照。

--4號隧道,長12公尺,海拔2848公尺。

20201017_204039.jpg   20201017_204150.jpg

--11號橋樑,長4050公尺。

20201017_204309.jpg

--12號橋樑,長2630公尺。

20201017_204405.jpg

--13號橋樑,長3630公尺。

20201017_205015.jpg

--5號隧道,這是後期興建的半圓形石造隧道。

20201017_205141.jpg

--第5號到第10號隧道間,為台灣一葉蘭的保留區,一葉蘭由一個球莖和一片葉子所構成,又名台灣獨蒜蘭,它的葉片碧綠,花色鮮麗,與苔蘚和地衣混生,更顯得嬌美而獨特。

(參閱 台灣一葉蘭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E4%B8%80%E8%91%89%E8%98%AD

    因為是保護區,所以,走眠月線必須先上網登錄申請,如果是一般民眾必須有三個人或以上才可以申請,再把申請許可的資料列印下來,以備查詢。

20201017_205723.jpg

--第7號隧道,是典型的五邊形木構隧道之一,當初以「素掘」隧道的施工法,沒有進行防止周圍土壤滑落的施工,而是直接挖掘,也是世界隧道的珍寶。

緊接著是第15號橋樑,長3250公尺。

20201017_210328.jpg   20201017_210701.jpg

20201017_210807.jpg

--16號橋樑,長2150公尺。

20201017_211050.jpg

--10號隧道,長133公尺,海拔2326公尺。

20201017_211754.jpg

--17號橋樑,長4340公尺。

20201017_212249.jpg

--18號橋樑,長2420公尺。

20201017_213508.jpg

--19號橋樑,長5970公尺。

20201017_214401.jpg

--12號隧道,長145公尺,海拔2318公尺。

20201017_214702.jpg

--20號橋樑,長4850公尺。

20201017_215018.jpg   20201017_215141.jpg

 

--21號橋樑,長2730公尺。

20201017_215751.jpg

20201017_220007.jpg

--第22號橋樑底下的橋柱最危峻高聳,走在橋上往下看,如臨深淵,所幸枕木與棧板堅固而平穩,要走在木板與枕木十字交接的地方,比較安全。

    一座又一座懸空的棧木橋樑架設在兩山之間,站在橋前,橋樑延伸在山林花草之間是美,橋樑轉彎的弧度更美,走在橋上,俯瞰底下山凹間的樹林溝壑是美,仰望遠處山巔上的藍天白雲是美,走過了橋,回頭再看一眼,真的好美!

    這段路程,沿途盡是綠草雜生,野花盛開,林木高聳,枝葉婆娑,蟲鳴鳥叫,置身在層次豐富的色彩裡,呼吸著新鮮芬芳的空氣,偶爾一陣山風徐徐吹來,在耳畔勾起涼涼的秋意,偶爾一陣濃霧悄悄襲來,幾乎看不見前面的路,不久陽光又恣意在林間灑落優美的光影,令人屏息讚嘆!

20201017_220430.jpg   20201017_220539.jpg

--轉過山彎,位於從阿里山(沼平)起6.7km 的眠月車站到了,它靜靜安眠在荒煙漫草之間,原本有一側式木造月台,一股軌道的車站,因為921大地震而毀壞,後來又經歷幾次的颱風侵襲,現在只剩下長滿青苔又烏黑發霉沒窗沒門的小房子。

20201017_221114.jpg   20201017_221236.jpg

20201017_221453.jpg

--8公里處

20201017_222020.jpg   20201017_222153.jpg

--經過8公里處後,循著草比人高的小徑前進,跨過大部分埋在土裡的鐵軌,小路的前方出現一塊小台地,聚集了十幾個年輕人,或坐或站或走動,有人休息、有人吃東西、有人穿梭拍照,充滿青春的嬉笑與熱鬧,而台地下一扇陡峭的斜坡上,茂密的林木高入雲端,有的筆直朝天,有的奇形怪狀,越往高空,交纏的枝葉越是紛亂,彷彿聯手撐開一層又一層密密麻麻的遮網,在濃霧中,不容陽光穿透下來,使得林間陰暗不明,難怪被稱為黑暗森林。

    一會兒,陽光露臉了,帶著勝利的微笑在枝葉間閃耀,又在薄霧的輕紗裡,照亮一片林木的綽約風姿!

20201017_222903.jpg

--23號橋樑,長2900公尺。

20201017_223138.jpg

--24號橋樑,長3000公尺。

20201017_223446.jpg

--經過24座橋樑與12座隧道,抵達了石猴遊憩區。

20201017_223859.jpg

--石猴觀景台,在這裡可以觀覽青翠的山巒,天氣晴朗時,可以看見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白牆紅瓦,更可以遠眺玉山群峰山頂上的皚皚白雪,此時霧鎖猴台,連一隻猴子也看不到了。

20201017_224319.jpg

--拐過山角,在汗水淋漓的眼縫中看見石猴車站的站牌,真是超級開心啊!

這就是眠月線的總站,一個無人站,因為921大地震而損毀,連旁邊高十幾公尺,形狀酷似蹲伏的猴子,被稱為眠月石猴,又稱為「達摩岩」的巨石,也崩裂損毀了。

    車站殘留一小段有破爛簷頂的月台,車站的主體只剩下幾根木柱支撐著三角形的屋頂,幾塊崩塌的牆片,裡面仍有候車的長木椅,因為還是可以遮雨,就成了我們休息的貴賓廳,也是健行露營者搭營的最佳地點。

    我在車站的四周走動,發現山壁上還有一塊斑駁的石碑,而循著標示男女廁所的箭頭走去,則是山石間的樹林與草叢。

    如此的眠月線,經歷了風吹雨打與山崩地裂,成了人間遺落的荒蕪,卻在孤寂中,滋長了無與倫比的自然與美麗!

20201017_224931.jpg   20201017_225057.jpg

20201017_225207.jpg

回程

    回程時,大霧更加瀰漫了,我擔心下雨,所以加快腳步,但是太陽偶爾又跳出來放閃,一路上忽陰忽晴,有時光線也穿耀在霧氣中,散發著暈眩的光芒。

20201017_225454.jpg   20201017_230059.jpg

 

20201017_230715.jpg

-黑暗森林沒有人聲了,我靜靜駐足欣賞,忍不住伸出雙臂,擁抱朦朧的山嵐,卻是一懷的虛空!

20201017_231924.jpg   20201017_232028.jpg

--天候時陰時晴,到了第22號橋樑,橋身又延伸在濃霧之中,走上橋,往前看不到底,往下也看不到底,像仙境般美麗,也像絕境般顫驚,我心裡說:「主啊,祢與我同行,我不害怕!」過了橋,回頭站在橋畔拍照,一股「走過來了」的喜悅油然而生,就像生命中所遭遇的許多試煉一樣,走過來了,就越發的成熟、安穩與感恩!

20201017_232633.jpg   20201017_233355.jpg

20201017_233701.jpg   20201018_174855.jpg

--到了第3號隧道,一群帥哥們從邊坡爬上隧道頂,其中一個問說:「姐姐,可以請你幫忙拍照嗎?」我接過手機說:「好的,快一點爬上去喔,加油!」又好奇地問:「你們太厲害了,怎麼知道這個點可以拍照啊?」他們說:「網路說的,還有照片。」剛拍完,正好有二位夥伴也走到這裡了,開心地叫說:「我們也要拍。」於是三個熟女也爬上去,也請他們幫忙拍照,聊天後,得知他們是台中東海大學旁消防隊的猛男帥哥群,看到他們親切的笑容,強健的體格,我笑說:「消防隊有救了!」意思是有這樣的消防勇士,居民有救了啦!

    接著在路上,大家總是前後相遇,互相問候!

20201018_182551.jpg   20201018_175245.jpg

--在霧茫茫中經過險峻的大崩壁,有一位夥伴,在攀爬的過程中眼鏡碰到鐵蹬而掉落,幸好就掉在旁邊的岩石上,領隊先跨腳站穩,一手拉繩一手伸長幫忙撿回來,真的要很小心。

20201018_175532.jpg

--路上又遇到金翼白眉(Trochalopteron morrisonianum),俗稱玉山噪鶥或臺灣噪眉,牠最顯眼的地方,是從尖喙旁暗棕色的臉頰拉出上長下短像倒鉤狀的兩道白眉,中間鑲嵌著晶亮的眼睛,左右兩頰共有四道白眉,棕褐色的鳥身,布滿模糊鱗狀斑,腹部是灰褐色,鐵灰色羽毛的翅膀與尾巴,抹上一筆鮮明土黃色的點綴,不太怕人,在我前面跳來跳去,哈哈,這種鳥事,我其實不懂,我把照片傳到大學的群組,博學多聞的同學回應鳥名,我再上網查資料的。

(參閱 金翼白眉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8E%89%E5%B1%B1%E5%99%AA%E9%B9%9B

20201018_175736.jpg

--就在我們走進茂密陰暗的森林時,突然,太陽出來了,它的周圍環繞著黃、白、紅與七彩的燦爛光暈,由於陽光受到樹幹與枝葉的遮蔽,而從林間高處的縫隙間,以圓形的輻射,迸照出一道一道的白色光芒,呈現出雲隙光的效果,又隨著枝葉的搖動,呈現出萬丈光芒的耀動,夥伴對我驚叫說:「你看!耶穌光!」

    我興奮地一邊追著耶穌光跑,一邊按下快門捕捉瞬息萬變的耶穌光。

    我的腦海裡浮現出一段經文:「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路 1:78-79)耶穌的光,此刻,正照亮行在黑森林中的我,耶穌的光,也曾經在我人生的低谷時,照亮行在死蔭裡的我,把我的腳引到渴慕祂的真光,經歷祂真實的與隨時保守的平安路上!

    在眠月線,遇見耶穌光,極其美麗!

20201018_180211.jpg   20201018_180342.jpg

20201018_180451.jpg   20201018_180628.jpg

20201018_180922.jpg

--之後,耶穌光消失了,仍有斑駁的光影在兩旁的樹林間穿梭跳躍,我彷彿在印象派的畫布裡,愜意地行走。

20201018_181138.jpg   20201018_181256.jpg

20201018_181431.jpg

-下午3點56分回到大塔山的步道天橋,共走了5小時31分鐘。

20201018_181538.jpg   20201018_181832.jpg

--回到沼平車站已經410,末班車3:45已過,車站的門也關閉了,旅客有二個選擇,一是走到沼平公園,過鐵道和馬路,到對面的售票亭購買車票60 元,搭遊園車回阿里山的遊客中心,二是走路回阿里山的遊客中心。

20201018_181915.jpg   20201018_182022.jpg

--因為我們集合的時間是5:00,我決定走步道回去,享受在林間大霧中漫步的舒暢,經過阿里山派出所、阿里山郵局、停車場,抵達遊客中心,大約25分鐘。

20201018_182117.jpg   20201018_182206.jpg

20201018_182314.jpg   20201018_182403.jpg

--依依告別了阿里山的眠月,大家的胃囊都甦醒了,以至於吃晚餐時,盤盤吃光光,看完民宿的歌舞表演和搗麻糬,就回去休息,也期待明天的日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國夫人部落格 的頭像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