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民13:1-14:36

    俄陀聶是士師記中的第一位士師,他的成功有一位貴人相助,就是他的岳父迦勒。

    迦勒是誰?士師記說他是屬猶大支派的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又說是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而創世記記載基尼洗族原來是迦南諸族的一族,所以,迦勒極有可能是歸化猶太的外邦人。(創15:19;民13:6;書14:14)

 

(一)猶大首領挑重擔  

    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百姓從哈洗錄起行,在巴蘭的曠野安營。準備要進迦南之前,摩西按著上帝的吩咐,差派十二個探子是各支派的族長,要先去窺探迦南地,迦勒就是其中一個,他不但是族長,而且是代表強大的猶大支派。

 可見他充分融入猶太人的生活,上帝還立迦勒為可以交託重任的首領。(民13:1-2;13:6)

 上帝的差派兼顧公平性與代表性,強調團結與同工的重要,上帝的揀選,不分血統與種族,上帝的愛,廣博而公平。

 

(二)報好信息有眼光

    經過了四十天,探子們回來報告觀察所得的情資,還帶回當地甜美豐碩的果子。

    窺探之後,發現迦南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散發著美好的吸引力,以色列人充滿期待。然而,住在那地的民族眾多、居民強壯、身量高大、善戰又殘暴,彷彿是會吞吃居民的恐怖之地;那地城邑也堅固寬大;而且還看見了偉人的後裔亞衲族的人,又高又大!美地與強敵,趨避帶來衝突。

    其中十個探子從人的角度做了詳細的比較:從敵人多而強,看到自己少而弱;從城邑的堅固寬大,看到敵人易守遊牧的以色列人難攻;從特別高大雄壯的亞納族人,看到自己就如蚱蜢一樣,他們下一個精闢的結論:得地的困難度遠遠超過得地的吸引力,經過人的分析,強弱的對比,引發恐懼。

    從務實的角度來看,「不打沒有把握的仗」是聰明的,所以,十個探子選擇避免危險和攔阻!他們誠摯地建議放棄上帝的應許之地,言下之意是千萬別去送死!

    可是迦勒不一樣,他和約書亞報好信息。不管局勢多麼不利,他們相信這是上帝的應許,他說那地是美好,以色列人必得那地。

 他警覺到十個探子報惡信息對百姓所引起的騷動,安撫百姓說:「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們足能得勝。」他主張立刻行動,他充滿信心的眼光堅定地看見我們不但能得勝,而且還是充足完全的得勝。

    迦勒的戰略就是堅持讓上帝做掌權的王,他說我們要順服上帝的心意去得上帝的應許。

    上帝容許、等候並且忍耐以色列人激烈的討論,給他們自由意志做選擇,但是上帝的旨意必然實現,以色列人必然進迦南得地為業。

 

(三)鐵漢柔情不怕難

    其他的十個探子再次強調進迦南的困難,而失去理性的群眾則大聲喧嚷,直到夜色昏暗,百姓淒厲的哭號仍在曠野迴盪,他們向摩西和亞倫發怨言。

    會眾的恐懼變成憤怒!憤怒讓會眾失控,他們一面質疑:「上帝是不是居心不良啊?」一面責怪:「原來上帝帶我們出埃及是為了要我們進入迦南死在敵人的刀下,是存心要讓我們的妻子與兒女被擄掠!上帝真壞!」另外一方面,他們又故作逞強與掩飾說:「其實我們才不怕死呢!」接著好像從容就義般慷慨激昂地大聲說:「只是,我們寧可過去死在埃及,或者現在死在曠野,不然選擇走回頭路,回到埃及當奴隸、作苦工,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也可以。」他們強烈地表達,就是不願意走進迦南面對可能被強敵打敗而死在刀下的將來。

 會眾表面上說:「我們寧可死!我們不怕死!」其實就是真怕死!

    他們棄絕上帝差派的領導人摩西和亞倫,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另外立一個首領帶我們回埃及去吧!」這樣至少還可以苟活幾年。

    群眾對於迦南人的恐懼太強了,勝過以前在埃及所面臨的死亡威脅和所遭受的痛苦經驗,各方責難如排山倒海而來,群眾的暴動即將失控,領導人摩西和亞倫感到無助而傷心,二人俯伏在全會眾的面前。

    迦勒機警的協助摩西處理危機,勇敢陳述不同的看法,他不因為群眾的不信和膽怯而瞧不起他們,他表達最大的傷痛與安撫,撕裂衣服,動之以情;他相信上帝能打敗強敵攻破堅城,把應許之地賜給以色列人,值得一戰,說之以信心;他兩次激勵會眾不要懼怕迦南的居民,要靠上帝勇敢向前,勵之以勇,迦勒說得勝的前提是不可以背叛上帝。

    他是鐵漢!他有柔情!他支持地上的主摩西,順服天上的主上帝。

    迦勒勇敢與眾不同,探子中報惡信息的有十個人,只有他和約書亞二個人報好信息,十比二,他堅持;面對群眾喧嚷,二百萬人比二,他仍然不退卻!換句話說,他沒有民意基礎,他不夠流行,跟不上世界潮流,他簡直不入流,是的!因為他是「主」流。    

     

(四)專心跟從見榮光

    但是,會眾眼露凶光手段殘暴地說:「拿石頭打死他們二人(迦勒和約書亞)。」

    忽然,上帝的榮光在會幕中向以色列眾人顯現。上帝一直忍受會眾的抱怨和言語暴力,然而這一刻,因為愛,上帝在最危急的時刻顯現榮光!不但要保護迦勒和約書亞的安全,更要避免兒女犯下殺人的罪。

    上帝宣告全會眾必不得進入應許之地,惟有迦勒和約書亞才能進去;全會眾必要死在曠野,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

 這些不信、怕死又暴躁的群眾,在四十年之間相繼倒在曠野,死了!

    歷史證明,上帝的管教信實而確實!

    聖經中提到迦勒一次「專一跟從我」,三次「專心跟從我」,顯示迦勒專一而全然地跟從上帝,上帝親密地稱迦勒是遵守神旨意的「我的僕人」,上帝祝福並應許要把他領進迦南,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

    上帝對於迦勒的信心和言行,給與直接的讚美與祝福,甚至多次記念。在面臨會眾要用石頭打死迦勒的威脅時,上帝出手拯救「我的僕人」。

    上帝慷慨應許給迦勒長壽的年日、健壯的身體、豐美的土地。

    迦勒真的得到了。歷史證明,上帝的愛與獎賞也是信實而確實。(民14:24;32:12;申1:36;書14:14)

 

(五)比武招親奪城崗

    以色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不信的一代都倒下了,約書亞帶領新生代進入迦南。當初窺探迦南的時候迦勒才四十多歲,現在他已經八十五歲了。

    老當益壯的迦勒勇敢打敗並且趕出偉人亞衲族的三個族長。為了得到應許之地,他採用中國人比武招親的方式,對群眾宣布:「誰能打下基列西弗,將城奪取,我就把我的女兒押撒給他為妻。」

    迦勒兄弟基納斯的兒子俄陀聶奪取了那城。(書15:13-14;士1:12-13)

 

(六)慷慨岳父給活泉

    相信上帝是全然信實的迦勒,效法上帝的信實,說到做到。

    迦勒把既聰明又美麗的好女兒押撒(否則迦勒不會用她來激勵拚死的壯士),嫁給攻取城池的英雄俄陀聶。

    押撒一出嫁就心向夫婿,勸丈夫跟父親要一塊田,俄陀聶不但得到南地,又央求迦勒賜福與賜水泉。

 岳父迦勒不但給,還「要五毛給一塊」,慷慨地把上泉連下泉都一起給了女婿,給雙倍的福分。

 迦勒信守諾言成全女兒的良緣,而且沒有重男輕女的觀念,當女兒敎丈夫向父親要一塊地又要水泉的時候,如果是中國人的父親或岳父,恐怕又嫉妒又無奈,甚至早就破口大罵:「肥水怎麼能落入外人田呢?」迦勒不一樣,他慷慨豪爽充充足足的賞賜給女婿,顯示他是不偏待女兒的父親,更是心胸寬大的岳父。

    慷慨的岳父迦勒,他給女婿什麼呢?

 給榜樣:迦勒給「盡心、盡力、盡性、盡意愛上帝」的榜樣,他專一心志跟從上帝,用一生見證只要倚靠上帝就足能得勝。

 給承諾:迦勒給承諾、給獎賞,獎賞要有吸引力才能激發孩子努力的潛力,而且說到「給」到。

    給祝福:迦勒給女兒的婚姻祝福,在父母的祝福之下得以幸福穩固。  

    給良田雙泉:迦勒把地給女兒女婿,並且給了上泉下泉,當女婿開口,迦勒做得到的就加倍給,給女兒女婿安身立命的生存條件。

    給性別平等的愛:上帝愛迦勒,超越了種族與血統的分別;迦勒愛孩子,超越了兒女性別、女婿外人的親疏,超越了人的自私。

    之所以能夠慷慨給,是因為迦勒認識上帝的豐富與慷慨,知道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白白得到的恩典,迦勒就不自私、不佔有,看俄陀聶和押撒為寶貴,甘心樂意與女婿分享地與泉。

    後來,聖靈降在俄陀聶的身上,擔任以色列的士師,出去爭戰,勝了轄制以色列人八年的米所波大米王古珊利薩田,使國中太平四十年。

    岳父迦勒,賜給女婿的活泉,如今也潤澤了以色列人的太平,而上帝的愛與岳父的愛就湧流不息。

 

日期: 2018-10-02  
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30552#ixzz5TR7wYYy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國夫人部落格 的頭像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