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_120005.jpg  20190718_121837.jpg

         這一天,大約午後一點多我們抵達了該撒利亞.腓立比(Caesarea Philippi),在班尼亞斯自然保護區的瀑布區停車。

    史書記載當大希律王去世後將政權分給三個兒子,其中的戈蘭高地分給了腓立(Philipp),他在班尼亞斯建都,西元前二年他將城市改名為該撒利亞.腓立比。

    我們從飲水台與大衛之星國旗旁的入口處進入山路。

    山路的左邊是陡坡,滿坡盡是迎風搖曳的黃波斯菊,越過一條河谷,對面山上斷斷續續的小徑通往峭壁遺跡,峭壁台上草木盎然,峭壁底下是潘神岩洞;遠一點的山峰如輕波起伏,其中一道長長如斜坡的山崗,山崗上屹立著寧碌城堡;更遠處在山與山交接之間,隱隱約約露出灰白色的峰頭,那就是海拔二千八百一十三公尺的黑門山了。

20190718_123446.jpg   1050325五安息日 04-1該撒利亞腓利比 班尼亞斯瀑布 峭壁遺跡 寧碌城堡 灰白色的黑門山 (45-2)好_LI.jpg 

 

    大約走了十分鐘,循著左岔路的石階下去,銜接一條小土路,土路不平穩,我好幾次被扭曲糾結到路面上的樹根絆得腳步踉蹌,而從枝葉間灑落的陽光,也忽閃忽跳、互相追逐,圍著我笑。

    突然,聽到了轟轟隆隆的水聲,「哇!瀑布!」我加快腳步趕到觀景台,站在欄杆前的大樹下,眼前是一窪青藍色的水潭,水潭中有一塊突起的石塊,模樣好像是一隻抬頭游泳的拉布拉多犬,牠的頭上與嘴上流洩著點點光影,身上的石苔彷彿棕黑色的短毛隨波搖蕩,牠深邃的眼睛正仰望著前方從七、八公尺高的玄武岩峭壁上傾瀉而下一大一小的班尼亞斯瀑布,奔流的瀑布與翻騰的潭水互相激盪,在金光下推織如新娘裙紗般披散的浪花,又濺起如煙似霧的小水珠,瀰漫在我的髮上、臉上、身上,我深深吸一口氣,彷彿整個人都沉浸在水的擁抱裡了,連眼睛都濕潤了。

    凝視這一潭春水的千般姿態啊,我不禁輕輕蹲下來,用手撥撥岸邊淺淺的潭水,我與黑門山流下來的甘露相交在一片冰心的清澈裡,這裡沒有激越的澎湃,只有靜靜的、幽幽的、溫柔的流轉!

    一會兒,我緩緩站起來,看著滾滾的潭水又衝進窄窄的河道,它的水勢湍急,白浪如練,凹凹折折在林蔭間奔流。

    我甩一甩手,任依依的水漬在風中漸漸乾了!

    如果從這裏的小橋過河,徒步往上爬到潘神岩洞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我們決定回到停車場,再開車五分鐘就到古蹟區的小溪停車場了。    

20190718_120005.jpg    20190718_123406.jpg

         

                                                                                                       

    下車後,先經過古蹟花園,園裡散置著許多石柱、柱頂、橄欖油榨石等,下了台階,立刻聽到水聲漴漴,低頭一看,地上有幾條引水灌溉的小溝渠,再往左一看,那是一道寬約十公尺流溢過一層一層石欄形成一階一階白色水簾的小溪,清晰的水底佈滿一顆一顆圓滑的石頭與一綹一綹飄逸的青苔,沿岸的綠草與綠樹和著天光雲影在水面上徘徊,班尼亞斯小溪安然平穩地流淌,好像悠遊在綠色的夢中。

20190718_121013.jpg   20190718_122751.jpg  

20190718_122626.jpg   20190718_122539.jpg

    一抬頭,夢的前方卻矗立著長七十公尺又高四十公尺被稱為「神祗之石」(Rock of the Gods)的大峭壁,峭壁底下張開一口大黑洞,上顎嵌著三排尖牙利齒,這就是「潘神岩洞」了。

    它又被稱為「陰間之門」,古代的人相信巴力會從這裡進入陰間的地下世界。

    有人說,該撒利亞.腓立比很可能就是舊約時代的巴力迦得(書13:5)和巴力黑門(代上5:23)。

    到了主前三世紀,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這裡蓋了希臘牧神「潘」(Pan)的神廟,牠有人的軀幹和頭,又有山羊的腿、角和耳朵,恐怖的外貌後來成了中世紀歐洲惡魔的原形,牠愛好音樂擅長吹笛子和排蕭,也生性好色放縱情慾恣意搶奪。

    人們祭拜潘神時,會將動物甚至是人丟進「潘神岩洞」的陰間之門。

    岩洞底下原本有一股班尼亞斯小溪的水源汩汩流出,可是十九世紀時發生地震,岩洞坍塌,水路受阻,溪水就繞道而流了。

    岩洞之前則是供奉羅馬神像的奧古斯都神廟,由大希律王在西元前十六年興建,獻給奧古斯都,感謝奧古斯都的養父凱撒把這塊地給了他。

    面對岩洞,往右是潘神寧芙廣場,岩壁上鑿有幾個神龕,裡面的雕像都已經損毀了,最大的是潘神的神龕,其餘較小的有一個是潘神眾多妻子之一山林女神埃蔻(Echo回聲)的神龕,有一個是潘神父親希耳米(Hermes)的神龕。

    再往右是宙斯神廟,大約建於西元九十八到一百一十七年間,現在只剩下凹凸不平的地基和半截的石柱;繼續往右是復仇女神涅墨西斯廟(Nemesis),廟前是聖山羊墳墓廟,墓廟前則是潘神與舞山羊廟,原來在祭祀的宗教儀式中,聖山羊和半人半羊的潘神一起跳舞,祈祝動物有好的生育,之後,聖山羊的頭骨連同獻祭的陶瓷、玻璃杯和錢幣一起埋到聖山羊墳墓廟的小空格裡。

    嚴格說來,這神話連篇、政治掛帥、偶像林立的地方,從峭壁到地上整個都是一塊相連的大磐石,這磐石也成了當時異教的崇拜中心。

20190718_121439.jpg   20190718_121837.jpg

20190718_121628.jpg    20190718_122232.jpg

20220211_231927.jpg

 

    我在殘石荒塚間行走,恍若跟著耶穌的腳蹤前進!

    那是在馬太福音第十六章,耶穌帶著門徒們來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太16︰13-20,21-28)。

    耶穌問門徒說:「人說人子是誰?」

    他們回答:「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

    是啊,從人的角度來看人子,他淡泊安貧勸人悔改就像施洗約翰他為神的道大發熱心又施行許多的神蹟就像以利亞他為神的子民受苦、流淚就像耶利米他傳揚神的話、做神的僕人就像先知裡的一位先知。

    然而,人們要如何理解耶穌擁有許多先知的特質,卻不只是一位「先知」而已呢?  

    所以,耶穌再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

    西門.彼得立刻搶先回答說:「你是基督。」

    他說耶穌是先知書裡所預言的那一位「基督」(受膏者)(但9:26),是神用聖靈膏祂,差祂到地上來,要拯救世人,完成神的使命的基督(路4:18-19),彼得認出了耶穌的使命與職份。

    他又說:「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曾經多次自稱是神的兒子,在馬太福音中祂稱神為父就有四十三次,耶穌不像其他被稱為「神的兒子」的亞當(路 3:38)、神的子民(申14:1)、審判官(詩82:6-7)或以色列的王(約 1:49)一樣,只是被造的人子而已;耶穌也是與神同等、與神合而為一的神子。彼得認出了耶穌的奧秘與身份。

    彼得簡直就是考一百分的高材生了。

    難怪耶穌讚美他說:「西門巴約拿(意思是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是有福的!」然而,耶穌繼續說:「因為這不是人(原文作屬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啟示你)的。」的確,若不是父神的啟示,誰能有這樣的認識呢?彼得真是有福的啊!

    耶穌又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死亡的權勢(原文作「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我體會到「這磐石」不只是一語雙關,更有多重的義涵,它從「這裡的磐石」,引申到「彼得認信的磐石」,預表那「耶穌的磐石」,即使門徒們當時可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是,有一天他們都將幡然領悟過來。

    而更重要的是歷史證明主耶穌的話都應驗了,當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又升天之後,那些堅定認信的信徒們,以主耶穌為教會的頭與根基,不斷地在堅固之地建立教會,即便當時的地土上也建了許多異教的廟宇,有許多熱心的信徒事奉這些異教的神祇與偶像,但是:「死亡的權勢(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

    然而,當時的彼得和門徒們對於「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的認識與認信仍然是很有限的。

    因為耶穌跟猶太人所期盼的「基督」太不相同了,如果此時群眾擁護祂,只把祂當作地上國度的君王、當作民族的、政治的救贖者,勢必會引起社會的騷動與統治者的不安,何況耶穌的時候還沒到,祂還要把握時間傳福音,所以「當下,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他是基督。」

 

    從潘神岩洞左邊的階梯往上爬,山坡上盡是蔓草野花,兩棵柏樹的後面是修道院的遺址,順著小路下到鋪石路,經過千年古橋,再到一座水泥橋,就看到另一條不到二公尺寬的支流,它的水勢奔騰好像衝灌的水柱,撞得我腳下的橋板也一直震動。

20190718_121250.jpg   20220211_212438.jpg

20220211_212514.jpg   20220211_212656.jpg

20190718_120736.jpg   20190718_121107.jpg

    

 

    如果先前耶穌與門徒之間的問答好像班尼亞斯小溪一樣平穩和美,接下來的指示卻好像這條支流一樣急衝強灌,因為「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這是「受苦、受死、復活的基督」啊!誰能夠理解與接受呢?

    果然,彼得最先被震得幾乎站立不住了,他一把拉住耶穌,表達強烈的關愛與攔阻,勸告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是啊!我的主啊,你是基督,你是榮耀的王,怎麼能受苦又受死呢?你若死了,誰來拯救以色列脫離羅馬的統治呢?你若死了,怎麼還能復活呢?這不是我彼得所認知、認信、期待的「基督」啊!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旦,退我後邊去罷!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那曾經被讚美的小石頭,現在成了絆腳的小石頭了,主耶穌彷彿一眼看穿撒旦想利用彼得,因為他對耶穌的愛、期待與不完全的認識,彼得想要憑藉一腔熾熱的人性來攔阻神的旨意,他立刻就被耶穌教訓了!

    於是,耶穌進一步教導門徒要跟從「我」的代價是捨己與背十字架,而為「我」喪掉生命的,就必得著生命,這是賜生命的基督。

    耶穌又說:「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這是榮耀的、再降臨的、審判的基督。

 

    我們繞了一圈,又回到平緩的班尼亞斯小溪,在樹蔭下沿著河岸散步。   

    這發源於黑門山的班尼亞斯河與但河,將和發源於黎巴嫩的哈斯巴尼河和以雲河匯聚成了約但河,往南注入低於海平面約二百零九公尺的加利利湖,之後,水流量減少了,細水蜿蜒,最後注入低於海平面約四百公尺的死海,再也沒有出口了!

    不只如此,有一天,地上的江河都將乾涸了(賽 44:27;50:2),海洋也都將沒有了(啟 21:1)。

    此時日影斜照,河水潺潺,我問自己:「耶穌是誰?」

    耶穌的教導好像是一條一條的支流,時而傾瀉如瀑布,時而翻騰如潭水,時而平緩如小溪,時而強勁如激流,祂揭示了神的屬性、神的作為與神的國度。而發源於以色列的支流將與發源於外邦人的支流,匯聚成了基督之河,基督死了,跟從祂的信徒們也必要死了,彷彿也流進了死海,被死亡的權勢擊敗了。

    然而,耶穌卻從死裡復活,勝過了陰間的門,祂升天坐在上帝的右邊,將來還要榮耀的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那看似又苦又鹹的死海,盛滿耶穌與信徒們血淚的死海,卻在天上,從神和基督榮耀的寶座下湧流出來,主耶穌要帶領那些從死裡復活的信徒們到這生命的泉源,又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賜給他們永恆的生命。(啟 7:17;22:1)

    曾經,我是在像該撒利亞.腓立比一樣充滿偶像崇拜的地方認識主的;曾經,我也像彼得一樣以自己的方式相信主、愛慕主,可是,在我的心裡,仍然有許多的「該撒利亞.腓立比」,那些金錢、事業、愛情、名位、孩子的成績與成就,都像陰間之門把我吞噬了!

    直到人生遭遇極大的風暴,當我哭倒在地上,用力擊打地板,嘶聲大喊:「主啊!你的公義在哪裡?」的時候,主耶穌沒有離棄我,我經歷了聖靈的安慰與豐盛的慈愛,使我在羞辱、難堪與痛苦的處境裡,仍然有力量可以繼續參加主日、參加團契,立志不離開神。

    主耶穌說:「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 7:38)主耶穌就是我的活水江河。

    以前,我想進天國,想要像瑪利亞一樣坐在主耶穌的腳邊靜靜聽祂講道;現在,我想進天國,我想要緊緊擁抱主耶穌,謝謝祂如此愛我!

    我們揮別了該撒利亞.腓立比,開車回到加利利的堤比哩亞!

    夜空下,湖面一片闃黑,主啊!彼得怎樣等候黎明,我也等候祢的呼喚!

20190718_120835.jpg   20190718_122043.jpg

 

基督教論壇報4178期 日期: 2019-12-07 

以色列黑門山上的甘露:該撒利亞.腓立比靈修之旅
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53454#ixzz67mWMc02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聖地之旅--以色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國夫人部落格 的頭像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