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618-27

  士師記第六章上帝呼召基甸去拯救百姓,基甸求上帝給他一個證據「使我知道和我說話的就是主。」又說:「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

  你行動,我必等你:雖然前一段經文基甸才因為生活的困苦而抱怨上帝現在卻緊緊抓住上帝,他要立刻回去準備禮物來獻祭,一方面想要表達對上帝的敬拜,一方面想要親眼看看上帝怎麼證明自己是上帝。

    說:「我必等你回來。」

    這麼簡單的回應卻勾勒一幅動人的圖畫,彷彿一個慈祥的父親對他的孩子表達永遠的憐愛與鼓勵,深情地說:「我必等你回來。」又彷彿獨一至高的神對祂的子民表達無比的確切與全能,淡定地說:「我必等你回來,我會證明我是神。」 

    你順服,我就悅納:接著基甸就去預備了一隻山羊羔用麵做了無酵餅把湯盛在壺中帶到使者的面前,然後按著使者的吩咐來獻祭,他把肉和無酵餅放在盤石上把湯倒出來,上帝悅納基甸的順服,伸出手杖,杖頭碰到了肉與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連上帝的使者也忽然不見了。親眼看見神蹟的基甸反而感到恐懼戰兢,害怕自己看見上帝的面就必死,上帝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致死。」這是上帝全然的安慰與保證。

    你築壇,我賜平安:於是,基甸在那裏為耶和華築壇起名叫做耶和華沙龍,意思是耶和華賜平安,基甸的恐懼在上帝的祭壇前有了平安! 

    你砍偶像,我賜福:接著基甸照著上帝的吩咐帶著十個僕人去拆毀巴力的祭壇又砍下木偶,再獻上父親的第二隻牛為燔祭,他因為害怕父家和本城的人知道,不敢在白天行事,就在夜間偷偷地進行。上帝知道基甸的害怕,完全的包容。

    聖經中記載,基甸有三次按著上帝的吩咐他就去行了,又有三次耶和華對基甸說,基甸就去行動,順服就帶來蒙福,這是基甸人生上半場所以能夠成功的關鍵。

    上帝用讚美寬容顯明慈愛,開啟基甸認識上帝的眼光;用神蹟奇事彰顯權能,點燃基甸信靠上帝的烈火。

  透過這段經文,我首先提醒自己,要學習更多尋求上帝的心意,而不必試探上帝的能力!

 我體會了祭壇的意義,不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當我願意專一的感謝神親近神敬拜神信靠神,那裏就是我的祭壇,尤其是每當我遭遇苦難心中懼怕時,我用讀經、禱告、參加主日來到上帝的祭壇前,上帝就賜給我真正的平安。

    我又思考自己可以獻什麼為祭呢?用禮物嗎?用金錢嗎?用服事嗎?都很好!可是上帝還要我砍下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偶像當柴燒

    或許我在行為上不拜偶像,但是我得承認作為一個母親我愛孩子到一個地步幾乎把孩子當作偶像擺在第一位;對許多人而言,這個世界上的事業、財富名位、權力情慾是他無法抵擋而拼命追求的偶像。當我的心中眼中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偶像,很容易使我看不見上帝甚至遠離了上帝,我就沒有真正的平安!

    我還學習了如何做一個母親

  在日常生活中,我學習等候孩子期期艾艾地開口,等候孩子到處掉飯粒髒兮兮地吃飯,等候孩子歪七扭八地堆積木;我學習在適當的時候吩咐孩子去完成一件事,然後耐心等候,等孩子預備、等孩子完成,就像上帝等候我一樣。

  在等候的過程中,希望他會慢慢做好一件事,慢慢建立信心,慢慢增加能力,慢慢發揮潛力,而我也因此慢慢成為有信心等候的母親!

  就怕自己忍耐不住急著動口幫他說或動手幫他做,有一天,當他已經不肯開口也不肯動手的時候,恐怕等候我的只剩下汗與淚了!

  我也學習悅納孩子順服的和對的行為,給他言語上和行動上具體的和正面的回饋,讓他清楚知道「這是對的!」和「這是好的!」

  其實有時候我什麼都不必做,只要悅納孩子所做的,他就可以做得很棒,而且我還可以一邊欣賞又一邊享受他做事的成果!   

    另一方面我看到上帝知道基甸對上帝的懷疑與害怕,可是上帝不但沒有辯駁也沒有苛求,更包容他,與他同在,給他證據、安慰與保證。只是在現實中,當我面對孩子們進入大學與進入社會而對信仰產生各種的懷疑與害怕時,我卻常常感到軟弱與困難

  因為,很多時候我對於孩子們的不確定性也充滿了害怕,以至於我懷疑自己的教養方式是不是錯了?甚至,我很擔心萬一孩子走偏了或像浪子一樣的迷失了,該怎麼辦呢?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力量說:「我必等你回來。」

  人到了中年,等候孩子們真的去認識神,成為我的挑戰與考驗!

  然而,我盼望我祈求我也相信,主必對我說,也必對我的孩子說:「我必等你回來。」

 

 

論壇報4117 2019 0509

https://www.ct.org.tw/1342046#ixzz5nQB9IPU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國夫人部落格 的頭像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愛國夫人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