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斯死於斯--馬丁·路德的故鄉艾斯里本
遊覽車駛進德國中部哈茨山東邊有一千年多歷史的艾斯里本(Eisleben)小鎮,又稱為路德城。
下車之後,導遊帶我們穿越小路,走進約三米寬的巷弄,兩旁的房子色彩淡雅設計簡潔,連陽光下的斜影都稜角分明,隨即看見一道半開放的圍籬,中間有一座石砌的拱門,走進拱門,庭院裡有一棵枝葉高高散開的大樹,就像一把傘擎起最陰涼的體貼,眼前一幢約二層樓高的房子,斜斜的屋頂鋪著紅瓦,上面鑲嵌兩個閣樓窗,往下是一排小長方形的窗戶,再往下是一樓緊閉的拱門,門旁窗下有一口漆成淡藍色的銅鐘,這裡就是西元一四八三年十一月十日馬丁·路德出生的地方,從側門進去,裡面展示著路德當時居住的房屋、童年生活的景況、教改的歷程等的模型與圖片,以及相關的聖經與器物。
路德的父母親信奉天主教,但是不太熱誠,他們原本從事農作,後來轉為礦工,又成為小礦主,擁有當地的一處銅礦,他的父親後來成為城市的議會會員。
我們接著到聖彼得和保羅教堂(St. Peter and Paul Church),原來,馬丁·路德出生後的第二天是「都爾的聖馬丁」紀念日,他就在這所古樸的小教堂受了嬰兒洗禮,也因此取名馬丁。隔年他們搬到鄰近的曼斯非德。
路德家有九個孩子,他排行第八,有一次他偷吃了一片核仁,被母親打得半死,父親更是常常用鞭子打他,這樣嚴格的體罰與管教,使得他非常痛恨父親,不但多次離家出走,甚至到他成為神職人員了,仍然需要努力克制自己,才能改變對父親的態度。
西元一四八八年路德還不到六歲,就進入了當地的拉丁文學校就讀,十三歲,路德進入馬德堡的教會學校,接受共同生活弟兄會教士的嚴厲教導。
後世有人推測,或許成長中動輒得咎的家庭教育與嚴格要求的學校教育,使路德的前半生不斷與揮之不去的罪惡感搏鬥!
或許很多人也有與路德相類似的童年經驗,那在孩子生得比較多的年代,父母親總是很忙,情緒總是很暴躁,對孩子的調皮或犯錯總是很急很兇,動輒用打罵來管教﹔而當我成為母親時,面對工作與家庭兩頭燒,我也常常對孩子們失去耐性,嚴格管教,許多次我在終於可以躺下睡覺的深夜,帶著自責的淚水與疲憊向上帝認罪!
我們在世上的家固然有愛,也會傷人!即便如此,全能的上帝仍然能彌補、保守並使用每一個不同特質與不同經歷的孩子!
我們又前往他最後的住處,旁邊蓋了紀念博物館,可惜正在整修中,無法進入內部參觀。
再越過馬路,迎面一座山型牆加左右矗立兩座高塔的建築,這正是他最後一次講道的聖安德烈教堂,我站在院落的樹蔭下,看見深淺不一的青苔滲透灰暗古老的牆角,忍不住拿起相機以快門向它問候,它沉默的身影留在照片裡搏幾塊不甘寂寞的版面。
路德晚年的身體不好,但仍然努力寫作、教學與講道。一五四六年,曼斯非德的伯爵們發生爭執,請求威登堡派人去調停,路德不計辛勞抱病冒雪前去,使紛爭得以順利解決,可是,回程才走到艾斯里本,他的病況就嚴重得再也走不動了,不得不躺臥在榻,臨終前他以微弱的聲音說︰「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二月十八日,點燃改教熊熊烈火的路德逝世了,二十二日他的遺體被移回到威登堡。
這是路德生於斯又死於斯的故鄉艾斯里本,它彷彿張開有始有終的雙括弧,擁抱路德短暫而寶貴的一生,直到今天,他的神學理念與生命見證,仍然安慰並激勵了許多遭遇困境與逆境的人們,我期許自己,有一天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能像他一樣有存著信心而死的盼望!
最後,我們快步走到舊城,站在廣場上,環視四周,一幢一幢中間高兩頭底的山形牆建築,一排一排的小長方形窗戶,連窗架上茂盛的花草都自動長整齊了,十足的德國風情,我仰望階梯台上馬丁·路德的雕像,他頭戴小帽,身穿長袍,右手緊抓一卷九十五條,左手緊捧一本聖經,臉容剛毅,眼神堅定,一腳跨出,這是路德的一小步,卻是引爆改教運動的一大步。
離開前,我們到旁邊知名的小店排隊買一杯冰淇淋,享受脆餅上入口即化的香甜,一消八月的酷暑,再登上遊覽車前往艾弗特。
國度復興報 798期 心靈之窗 2017.12.05
http://krtnews.tw/supplement/window-of-the-soul/article/17366.html
留言列表